当前位置: 首页 > 友情散文 > 正文

在路上,留下点什么

来源: 中西文学汇 时间:2021-07-01

在路上,留下点什么

【导读】在这个世界的这个时代中,每个人或许都有些追求,都有既定或是长远的目标。无可厚非,人活着本就应有所追求。却一直想知道,人求得到底是什么。

记得在《士兵突击》中,老A的老大袁朗说过一句话:“精神,很好的财富”。

在这个世界的这个时代中,每个人或许都有些追求,都有既定或是长远的目标。无可厚非,人活着本就应有所追求。却一直想知道,人求得到底是什么。走过来看,隐隐感觉,已位于自己既定目标位置上的参照之人,似乎也并不快乐,也并不是成就感满满。要么会有一种临时登顶时的失落,要么会用另一种追求替代原有目标。*一种感觉:无外乎临高时,所见风光并非无限好;第二种感觉,随着自身位次的变化,欲求更大更高了。打个比方:饿时,一个馒头就是幸福;一日三餐,满汉全席才动欲念;天天生猛海鲜,又万分怀念儿时的一盘野菜,一碗清粥。

事过境迁,人是会变的。那么,留有的是什么,可能唯有精神了,却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?!

就是:能够在洞明世事后,有保全本性的能力。人在追寻物资、物质或是心理目标时,习惯把本性的东西收得很深很深,且称之为职业素养,或是心理成熟。表现为,善于保全、权衡、兼顾,遵循职场规则,不多表态,非要说时也不会说过头话,更不轻易说心里话,习惯于用有用没用来衡量。久而久之,本性尽失,人性深敛,义与情,都不过是一种筹码。而恰恰能证明精神本性的,却是在利与义、现实与感情的权衡后,所做出的抉择。

理性社会,社会人不可能率性而为。但是,事事都考量得与失,处处都权衡利与弊,人不是机器,不可能做得那么精确,追求如此,做人,就失去了应有的味道。

正因为如此,每个人都不可能在“应该与不应该”判断中活着,真正让人或内心、或外在所向往的,多是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壮举、义举。因为,人,总要有点人性。

并不是要每个人事事都撞南墙,要的是:敢不敢在不良上司的屡屡非难中说一句“别把老子逼急了”、敢不敢为了兄弟朋友仗久而言破了职场官场“潜规则”、敢不敢放弃苦心博来的权位利益而博倾心红颜浪漫一时一笑、敢不敢在多年经营临近登顶时放手而去,等等吧。

人性,在某种时候,等同于血性、等同于不经思索而迸出的思想天性。

何苦等到高官时,才说“当官真累真没意思”;何苦等到多金时,才说“有钱也买不来快乐”;何苦等到临终时,才说“如果有来世,一定活得简单一点”。何苦。。。。。。。

不要轻言放弃,却也不能贪念执着。

该留点什么,在走过每一段路时,真应该回过头来,想一想了!

【责任编辑:月华】

郑州市哪里治癫痫好
小儿癫痫
癫痫病要吃什么药才好

热门栏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