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抒情散文诗 > 正文

母亲的芭蕉扇

来源: 中西文学汇 时间:2021-07-02

母亲的芭蕉扇

一到热暑天,用上了扇子,母亲的芭蕉扇就在我脑子浮现。

每每热暑天,几十年,母亲不用纸扇,也不用竹扇,总爱用她的芭蕉扇。其实那就是广州产的葵扇,也称蒲扇。圆圆大大的蒲葵叶儿,经南国扇女“精逾鬼斧”巧制而成,即成了遍及神州大地的百姓消暑用具,俗称芭蕉扇。

母亲喜爱芭蕉扇,她并非知道,这扇儿历史流长,千年前晋代名相谢安就喜欢它;她也并非知道,这扇儿郭沫若先生题过赞词,还在国际博览会上获过奖,大有文化价值。母亲只是知道,这扇儿朴素价廉,风儿大,也耐用,一把能用好几年。特别是母亲知道,这扇儿在《西游记》中是一把能消灾灭难的“魔扇”,孙猴子一扇,火焰山的大火就被灭了。她深信这扇儿是吉祥扇,能保儿孙平安。她常念叨:“家有芭蕉扇,儿孙坐知县。”

一把扇子,在扇风消夏的休闲时光里,母亲的愿望和情怀,是大爆发的时候,或许摇着芭蕉扇,一切都会改变一样。有些东西属于母亲的,我认为扇子就是,拿在我们的手中,好像不对劲,没有气度,更没有情怀了。

母亲的芭蕉扇,虽然没有名人题词,也没有高雅的图画,然而,她的每把芭蕉扇都装扮得很是别致。新扇一到手,她总是要在圆圆扇叶周边,缝缀上数条彩带,那彩带寸把宽二尺来长,颜色有蓝色、黄色和白色,面料有绸料的、有丝布的,还有花格土布的。还特意要从她的当年陪嫁的老古董中,翻弄出或黄或红的一条丝穗儿,缝在扇柄作坠儿。扇儿轻轻一摇,彩带儿上下轻飘,丝穗儿左右摇摆,似有“圆圆明月发微风”之韵味。清闲时,她端坐门口的墩子上,银白稀疏的头发,干老的手臂,皱折的脸庞,刻记着她风风雨雨的人生经历。天热她摇扇,天不太热她也摇扇,眼神里会透出几丝惬意爽快的目光,似乎芭蕉扇成了她怡然自得的道具,成了她的精神寄托的爱物。

一交上热暑天,芭蕉扇成了母亲爱不释手的宝物。早上进灶房,圆圆的大扇叶儿对着炉灶口呼扇几下,好似鼓风机,火苗儿呼呼直向上窜,饭菜一会儿就烧好了;而当夕阳西下,她估摸着儿孙快从田间回家了,她坐在灶房案头,那大扇儿对着案头几个碗里的热米汤,不停地扇呀、扇呀,为的是儿孙一回家就能喝上清凉可口的凉汤,很合适,不烫嘴。看她扇扇子那全神贯注的劲儿,扇出的何止是清风?捧出的何止是凉汤?母亲扇出的是中华母亲无私的爱,捧出的是剪不断割不舍的血浓于水的血脉之情。母爱,盘古以来就是人间很醇厚的爱,很伟大、很无私的爱。

当母亲望着儿孙们从酷暑中归来,一个个端起凉汤一饮而尽、甘甜清凉的神态,她带着困倦的脸上,会飘逸出幸福的微笑。那一刻她得意了,她陶醉了。她轻摇着扇子,自己不吃,微笑着看着她的孩子们吃,多么享受!

“人民公社”那年月,农村文化瘠贫,能听上“音匣子”的人少得可怜,工余饭后聚集聊天便成了村民消遣的快事。我家门口的大槐树,枝粗叶茂,这树下一到傍晚便成了劳累了一天的村民聚会聊天的好去处,母亲是那里的常客。每逢晚饭后,母亲小脚挪着小步,干瘦的手上拎着大扇,一手牵着高高低低的几个孙儿,先到树下先用她那大芭蕉扇连扇带扫,就得到一小块干净的地皮,再铺上土布单子,就成了孙儿的“凉床”。孙儿床上睡,她在床边坐,为孙儿扇风驱蚊,俨然一副保护神的样子,生怕谁把她孙儿夺走。一边扇扇,一边讲她那老掉牙的“西游故事”。

母亲没上过学,读不了书,她那故事,多是从初通文墨的父亲那里听来的。母亲悟性好,记性强,加上她口齿伶俐,嗓音宏亮,讲故事有声有色头头是道,孙子听起来津津有味。她扇着扇子讲着故事,讲得很多的是“孙猴子三盗芭蕉扇”:唐僧子西天取经遇到了火焰山,遍山火热无法通过,那孙猴子一个跟头云,就翻到了芭蕉山芭蕉洞,但头一次却盗来个假芭蕉扇,越扇火越旺,连那猴子的几根毫毛都烧着了……母亲的故事中,唐僧成了“唐僧子”,孙悟空成了“孙猴子”,语言很有乡土气息,适合儿童的口味,孙子听得津津乐道,开怀大笑。夜深了,蝉儿不噪了,孙子入梦乡了,她还是一边扇一边讲,那干老的眼睛会透露出几丝安逸的亮光。是啊!在母亲的心中,孙子就是她的希望,她的寄托,仿佛她老年的幸福,就是和孙子在一起,就是从给孙子讲芭蕉扇的故事中得到了满足。这或许是母亲近耄耋之年仍矍铄开朗、身板硬梆的精神支柱。几个孙子的暑假多是在她讲故事中度过的,后来上中学,考大学,走上了人生之路。在南方工作的孙儿,领薪水后的*一件事,就是为奶奶买一把很好的芭蕉扇。母亲接扇在手,欢喜得眼角的皱纹都舒展了许多,逢人便夸:“孙儿为我买了个我很喜爱的芭蕉扇。”

每每到了酷暑炎热天,我坐在宽敞的客厅,电风扇送来阵阵清风时,母亲摇着芭蕉扇那安祥的神态,便萦绕在我心头。母亲虽离世几十年了,母亲喜爱芭蕉扇,那情结总也挥之不去,成了我缅怀母亲大恩大德的一大情怀。

母爱水不能洇,火不能灭,永恒的刻在血脉里。

癫痫发作的急救
北京正规的癫痫医院
癫痫病小发作症状

热门栏目